上班族運動看這邊!5 個工作忙碌的上班族也能做的運動!

上班族運動看這邊!5 個工作忙碌的上班族也能做的運動!

文章目錄

前兩年受疫情影響,大多數公司都改為居家上班,很多人也因此省下通勤時間,有了多餘的時間可以在家運動。然而隨著疫情趨緩,近期政策也即將開放,企業們紛紛讓員工回到公司,有些人好不容易培養的在家運動習慣,也不得不被迫停止,導致運動量大減。

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停止運動,因為健康是一個需要被長期經營的,不該為工作場所的轉換而完全取消。以下我們就跟大家列舉忙碌的上班族也能做的幾種運動。

上班族運動一:深蹲

要是常常看全豆樂的文章就會發現,「深蹲」這個動作好像常常出現?沒錯,因為深蹲是全身性的運動,而且隨時都能做,要做到標準,也有一定的挑戰,很適合想要運動卻沒有太多時間的忙碌上班族!

深蹲可以運動股四頭肌、腿後腱肌群、髂腰肌與臀大肌等多組肌肉,而肌肉量的維持跟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對於坐式生活的上班族尤其重要。

不過做深蹲時要注意的有兩點:

  1. 運動時的人身安全,有些人核心力量不夠,在深蹲時易前傾後倒,最好從靠牆深蹲開始練習
  2. 有些人不知道如何出力,在深蹲時膝蓋會不自覺往外開,那是因為肌肉不夠強壯,如果使用膝蓋持續受到向外有阻力的環狀彈力帶深蹲訓練,可以增加身體的穩定性,提高深蹲的正確度。全豆樂的《習慣要健康自主健康管理禮盒》【註1】就有三條磅數不同的彈力帶,並提供專業教練初階與進階的動作教學課程,幫助你正確安全又有效的運動。
居家運動必備「彈力帶」!超實用的運動好幫手!你還沒購入嗎?
圖 全豆樂版權所有/自主健康管理禮盒:彈力帶初階教學影片-下半身 佳佳教練示範深蹲動作
推薦延伸閱讀:疫情期間可以做什麼運動?

上班族運動二:高強度間歇運動(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

高強度間歇運動是是一種短時間高強度高衝擊的運動組合,每個運動相隔的休息時間都很短。這種運動有幾個優勢:花費時間少、高效率、後燃效應高(後燃效應指在運動後,即便身體停止運動,依然能持續消耗熱量)。

在現代人愈來愈忙碌的生活下,有效率的高強度間歇運動深受歡迎。據研究有降低血壓、減脂、提升肌肉量、降低空腹血糖、提高代謝能力、穩定精神疾病、增加心輸出量等功效。

波比跳、伏地挺身、跳繩等都屬於高強度間歇運動,然而,這些運動對於較少運動經驗的人,會因為沒有經過教練量身訂做設計的運動處方,而在高強度與高衝擊的狀況下容易受傷。

而我們全豆樂的創辦人、文行動健康顧問鄧琇文老師所開設的健身房 Curves 西門漢中店,其「30分鐘環狀運動」由於油壓管器材的安全設計,雖屬於中高強度間歇運動,加上教練的細心指導,能保留間歇運動的好處,又能避免間歇運動的壞處。

上班族運動三:核心訓練

圖 全豆樂版權所有/自主健康管理禮盒:彈力帶初階教學影片-核心 佳佳教練示範腹部肌群訓練動作

核心訓練對進行運動與培養肌耐力都非常重要,日常生活上的很多動作亦需要靠核心訓練打基礎,甚至因為核心肌肉品質變好,「腹壓」也能增加,容易一有便意就可以快速排便,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常有的便祕問題也能得到改善。

很多人認為核心訓練很困難,不知道該怎麼做,但其實不用擔心,你的煩惱全豆樂都知道,因此《習慣要健康自主健康管理禮盒》規劃的彈力帶課程,除了有初、進階之分,還有針對上肢、下肢、以及「核心」來做訓練,大家可以看著「教學影片」學習,再利用「跟著做影片」,讓美女教練帶著你一起運動!

推薦延伸閱讀:核心訓練幫你收緊線條,塑造完美體態:「這些」動作在家也能練!

上班族運動四:健走

就算再忙碌,每天都還是會走路,那為何不把握時間把走路變成「健走」呢?

健走並不僅是只要「走」就好,如果沒有維持一定速率或運動時間不夠長,效率都不高。平時在通勤的路上,可以提早幾個公車站、捷運站下車,利用半個小時健走回家。

健走的心跳也是重要的指標,計算方式是: ( 220 – 年齡 ) × 60 – 70% = 建議心跳數。如果不知道怎麼計算,可以讓自己走得比平常更快一點,呈現會流汗且微喘的狀態。

推薦延伸閱讀:健走算是運動嗎?

上班族運動五:騎腳踏車

圖/騎腳踏車也是一個很適合上班族的運動
圖/騎腳踏車也是一個很適合上班族的運動

如果不想健走,也可以選擇騎腳踏車,尤其現在有越來越多地方都設置了公共自行車租賃站,就很適合沒時間上健身房的上班族使用。很多人以為騎腳踏車很傷膝蓋,但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喔!

其實騎腳踏車對於膝關節來說是一個很好的保健運動,詳情請見騎腳踏車傷膝蓋?一文。

建議上班族們可以選擇至少一種適合自己的運動,維持每週至少三次的運動,運動除了能促進身心健康,還能提升學習與工作表現、增加肌肉量,讓體態更完美,帶來正向的影響!


延伸可閱讀資料:

  1. 《習慣要健康自主健康管理禮盒》
  2. 【健康小秘訣】天氣冷運動,七大點注意事項!|鄧琇文微行動健康顧問教你習慣要健康
  3. 維基百科:體育運動
  4. 維基百科:減肥
  5. 維基百科:健康
  6. 書籍《運動》

延伸推薦影片:


✅免責聲明:撰寫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健康訊息為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