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疫情狀況日趨嚴重,連續近一個月的確診人數破萬例,民眾人心惶惶,旅遊業、宗教活動、美容業、健身房業者等等開始實施「COVID-19 疫苗第三劑接種規範」。
而因應愈發嚴峻的疫情,中華職棒(CPBL)日前也發出防疫相關應變措施,讓民眾可以安心進場看球。
不過在看球的同時,你知道身為棒球員最容易造成的運動傷害是什麼嗎?
推薦延伸閱讀:疫情之下的人們,如何因應疫苗「第三劑接種規範」?防疫這樣做、公費試劑這樣拿,一點都不難!
棒球選手容易受傷的部位有哪些?你該注意的四大部位
棒球選手容易受傷的部位之一:肩膀
據統計,棒球運動傷害有 58% 發生於上肢,如肩頸和手臂肌肉痠痛、肩旋轉肌肌腱炎、手肘疼痛等;27% 發生於下肢,如膝蓋軟骨磨損退化、內外側韌帶拉傷等;15% 發生在腰背,如下背肌肉拉傷等問題。
肩膀會受傷的主要原因有動作不正確及過度使用,造成肩膀磨損,導致發炎、撕裂傷等,通常屬於慢性累積的傷害,常見於投手。
肩膀傷害有旋轉肌群肌腱炎或拉傷、投手肩、肩膀黏液囊炎、肩關節唇盂破裂等,其中「肩關節唇盂破裂」被認為投手的絕症,因為這種傷害目前唯一的治療方法只有「關節唇重建手術」,如果術後復健成效不彰,常造成球員找不回投球關節記憶,影響選手運動生涯。
例如曾被封為「臺灣之光」的王建民,即是因為 2008 年跑壘時傷了右腳掌,隔年肩膀又出現肩關節唇撕裂傷的問題,甚至到了現在肩膀的狀況仍時好時壞。
如果當初王建民沒有跑壘受傷、肩關節唇撕裂傷,就有可能在大聯盟投出更輝煌的成就。
再說回肩關節唇,其為人體肩膀關節的環狀纖維軟骨組織,功能為穩定肩關節活動,並提供關節、韌帶與肌腱間一個有力附著點,若受傷破裂了,會讓人有關節無力、酸軟、麻痛等症狀。
棒球選手容易受傷的部位之二:手肘
常出現拉傷、內側屈肌群病變(高爾夫球肘)、網球肘、投手肘、骨刺、韌帶斷裂、肘部肌腱韌帶發炎、外翻伸展過度負荷症候群等狀況。
肘部傷害相當多樣,加上各症狀間又有其相關連性,而手肘關節活動異常,會影響到手腕與肩膀。和肩膀一樣,也多是長期與多次累積造成的傷害。
棒球投手一直是飽受運動傷害威脅的族群,因為投球需要利用身體的旋轉與離心力,同時控制棒球旋轉軌跡及落點,來投出快速又準確的球。如果身體沒有極佳爆發力及反作用能力,就容易造成手臂、手肘和肩膀的運動傷害,常其中又以肘關節傷害最為常見。
推薦延伸閱讀:你有媽媽手嗎?媽媽手不是媽媽的專利!原來這些族群都可能得到?
棒球選手容易受傷的部位之三:腰背
因為棒球算是單側運動,運動員會用慣用手投球還有打擊,所以很容易發生左右邊肌肉不平衡,嚴重的話甚至可能導致脊椎側彎,長久下來腰背部的負擔就會很重,導致腰痠、下背疼痛。
為了預防腰背的運動傷害,平時的體能訓練就應注意是否有充足的熱身,並能多加鍛鍊身體兩側的肌力,讓兩邊身體能夠平衡。
棒球選手容易受傷的部位之四:下肢
下肢的運動傷害有腿部拉傷、膝蓋傷害等。腿部拉傷常發生在瞬間的快速衝刺。
而膝蓋傷害常發生在捕手身上,相較於其他守備位置,捕手有較長時間蹲著接球、瞬間起身傳球等動作,致使全身肌肉不易使力,長期的膝蓋磨損更可能會導致發炎、髕骨軟化症等症狀。
除了膝蓋之外,捕手也常需要快速長傳狙殺跑壘者,在本壘攻防時也容易被跑者衝撞、撞倒,因而較容易生腦震盪等各種受傷,是耗損極大的守備位置。
有運動就有運動傷害,該如何避免棒球的運動傷害?
避免運動傷害大法一:熱身運動
為了避免因為受傷而影響賽事或造成運動生涯的遺憾,訓練前或是比賽前的熱身運動非常重要,適度的熱身能使肌肉組織產熱增加,體溫升高,體溫升高能使新陳代謝增強,並讓血液中的氧氣向組織釋放,確保氧的供應。
這能提高神經系統的機能,更能增加肌肉活性,以達到最佳的柔軟度,避免在場上受傷。
推薦延伸閱讀:不能不熱身嗎?運動前熱身的 4 大原因
避免運動傷害大法二:注意動作的正確性
運動時體內的作用力不當或長期使用某一種錯誤姿勢來運動都會造成運動傷害。
且棒球運動常使用單側力量,這會大大的提高受傷的機率。
在訓練時教練就應在一旁確認運動員的動作與姿勢,並隨時調整。
避免運動傷害大法三:賽後收操
棒球賽事結束後應該有確實的收操(緩和運動),投手與打擊手尤其須注意肩部各方向的伸展運動,還有旋轉肌群的肌肉訓練。
在相對激烈的運動後,身體肌肉肌纖維會有一些微小創傷,緩和運動能幫助身體進行修復、減少運動後的肌肉痠痛、並保持肌肉的長度與彈性。
推薦延伸閱讀:緩和運動的重要性
避免運動傷害大法四:適度休息與訓練
在運動過後,適度的休息絕對是必要的。在激烈的球賽結束後,球員需要讓身體休息充電,為接下來的訓練與比賽累積能量。
當然,也要多注意營養的補充。現今職棒球員都有專屬復健師與營養師為其規劃合適的飲食與訓練菜單,按照每個守備或打擊位置不同的球員,教練也會安排專屬的訓練菜單,如捕手應鍛鍊下肢肌群,讓下盤更穩,不怕跑者衝撞等。
如果打棒球時受傷了,該怎麼辦?
我們知道,如果不希望在運動場上受傷,賽前熱身與賽後收操都很重要,賽前的重複練習也有助於球員對的各個動作的熟練,可以避免在場上受傷。此外,投手在比賽時也盡量不要投超過一定的投球數,避免疲勞性骨折或是肌肉的拉傷及撕裂傷。
不過如果還是不慎受傷了,在職棒比賽中、訓練中多半有復健師或醫療人員在場,隨時可以做緊急處理,如果現場無法處理,也會盡速送醫檢查,並安排球員接受物理治療,使選手儘早回到球場上。
那若是一般熱愛棒球的民眾在進行棒球運動時受傷了該如何處理呢?
當然一般會建議大家在有專業指揮人員的場所進行運動,但是因為疫情的嚴峻,民眾較多會選擇僅與自己的親友一起運動,例如在自己庭院空地組隊打棒球,當運動傷害意外真的發生時,謹記基本處置原則口訣 PRICE:保護(Protect)、休息(Rest)、冰敷(Ice)、壓迫(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
推薦延伸閱讀:如何處理會員腳踝扭傷
各大棒球場防疫相關應變措施新規定
即使疫情嚴重,很多球迷還是非常期待進場觀賞球賽,但卻不免了覺得有些擔心害怕。日前,中華職棒聯盟與各大球隊為了讓球員安心打球、民眾安心看球,也制定了新的防疫相關應變措施。
中華職棒聯盟 2022/4/19 球場防疫相關應變措施新規定:
- 如有接獲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或地方衛生局通知確診足跡重疊於球場觀眾席,聯盟將會通知球團關閉球場進行相關清消作業,如遇賽事舉行時,則規劃延賽事宜。
- 進入球場工作核心區之聯盟球員、團隊職員等,需打滿兩劑 COVID-19 疫苗以上,未打滿兩劑者,每日進場前都要做快篩檢測,並且全程配戴口罩。
- 球場工作核心區內有一名隊員或工作人員確診時,確診者依規定後送,該球場比賽須暫停三日進行環境清潔消毒,同一球場內密切接觸之隊職員、工作人員應進行居家隔離及採檢,按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規定,居家隔離十天,加上自主健康管理七天。
- 復賽時程除依「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之指示及衛生單位疫情調查結果辦理外,另評估下列條件:
- 教練、球員匡列人數較少時,比賽得恢復舉行。
- 若匡列之教練或球員以一軍為主時,可由二軍教練或球員支援,使一軍賽事恢復進行。
- 若二軍教練、球員因支援一軍,或二軍被匡列人數過多導致戰力不足時,則該隊二軍賽事將暫時停賽。
- 若二軍可支援選手不足時,將視可支援之人數狀況決定一軍復賽時間。
- 停賽之賽程安排,另召開球團代表會議討論後決定。
各大棒球隊怎麼做?
新冠肺炎疫情日益嚴重,樂天桃猿隊也約束球員不可在餐廳內用。
統一獅隊也告誡球員在交通、飲食上要自我要求,無法強制限制原因,是因為多數球員都有自己的住處、家人,留在宿舍的球員屬少數,因此很難禁止外食。不過由於到客場是團隊行動,所以球員抵達飯店後若要用餐,也都會叫外送。
中信兄弟象隊禁止球員在外面餐廳用餐,一律外帶或者外送,也禁止前往休閒娛樂場所,如果需要前往賣場或便利商店購買民生必需品,須全程戴緊口罩。
硬性規定球員出外時避免內用、減少接觸、做好保護,能減低感染的風險。
中職近兩年因疫情停賽、閉門開打,對球迷、票房來說都是損失,樂天桃猿隊總教練曾豪駒指出,這陣子台灣疫情嚴重,也有些傳染途徑不明,身為職棒球員要好好保護自己,他也期待大家都能做好防疫,讓疫情趨緩,球員則是健康的在場上表現,讓球迷能夠安心進場看球。
推薦你延伸閱讀:如何處理會員腳踝扭傷
延伸閱讀資料:
- 書籍:《棒球. 投手篇》
- 書籍:《棒球. 攻擊篇》
- 書籍:《你,怎麼能不愛台灣棒球 : 擁抱世界第一等的夢想 找回單純愛棒球的初心》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認識職業性肌腱腱鞘炎
- 林頌凱 醫師|媽媽手
- 林新醫院衛教園地復健科|媽媽手
延伸閱讀影片:
✅免責聲明:撰寫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健康訊息為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