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有自我對話習慣,但什麼樣的自我對話習慣才能真正強大內心?把握這些原則就開始行動吧!

許多人有自我對話習慣,但什麼樣的自我對話習慣才能真正強大內心?把握這些原則就開始行動吧!

文章目錄

最近收到來自新北市的菜菜子來信詢求救。

自己在工作上或在跟其他人相處的時候常常會有很多有內心小劇場,例如當主管在底下看自己的提案時,主管眉頭稍微皺一下,菜菜子就會在內心告訴自己:「主管是不是不喜歡我的提案?是不是覺得我講的很爛?我說完下台之後,他有沒有可能把我的企劃書直接丟到地板上?」

因為害怕講錯話,反而讓自己講錯更多話。最後她的內心小劇場就成真了,主管因為她的一連串失誤,而把她臭罵一頓。

 她說她總會受到自己內心小劇場的影響,除了工作,她也曾因為自己內心小劇場太多而誤會男友,導致他們大吵一架,差一點就分手……

 她想知道,到底該要怎麼做,才能克服她這個「內心小劇場」的毛病?

「內心小劇場」其實是你的自我對話

圖/「自我對話」對我們的心智與身體會造成影響,這種影響有可能會讓人感到不安、懷疑。
圖/「自我對話」對我們的心智與身體會造成影響,這種影響有可能會讓人感到不安、懷疑。

這種所謂的「內心小劇場」,實際上就是一種「自我對話」的習慣。在生活中面對不同情境與對象,我們都可能會有一些內心裡的自我對話。例如在洗澡的時候,可能會跟自己說我今天不該這麼大聲跟同事說話,但下一秒馬上又反駁自己,是同事太過不識相!或是在男友又開始打電動不理妳的時候,告訴自己男友好像不愛我了,但他昨天才剛幫生理痛的我沖黑糖水欸,他真的不愛我了嗎?

「自我對話」對我們的影響

在腦中跟自己對話其實很常見,而且幾乎每一個人都曾有過,對於一些人來說,在內心裡跟自己的對話甚至是一種習慣。

不過在某些情況下,我們的「內心戲」如果太多,反而會造成負面影響。例如在壓力很大的時候,如果有太多的自我對話,就會很容易出現負向想法跟負面情緒。

舉例來說,你可能會不停的想著工作上搞砸的一些失誤,或是你跟伴侶之間的一些誤解,被這些很糟糕的感覺淹沒。

如果只是一直重複回想那些過去的過錯或糟糕的經驗,這樣並不會對自己有任何幫助;而若是擔心還沒有發生的事情,但沒有思考解方,只是不斷擔心與煩惱,那就會變成一種杞人憂天,讓自己的狀況變差,就像菜菜子的情況一樣。

「自我對話」對我們的心智與身體會造成影響,這種影響有可能會讓人感到不安、懷疑,但《強大內心的自我對話習慣》的作者伊森.克洛斯(Ethan Kross)告訴我們,自我對話,可能是讓人崩潰的惡魔,打趴自信、拖垮表現;但也可以是我們的最佳教練,讓我們有超水準演出。因為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的,我們內在的聲音除了可以造成負面影響,也能成就正面效應,幫助釐清思維,找到對的方向。

推薦延伸閱讀:面對負面情緒,你可以怎麼做?

自我對話練習

那麼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善用我們的「自我對話」,讓他成為支持我們的助力,而非僅是困擾自己的內心小劇場?

自我對話練習練習一:採取旁觀者視角,提升判斷力

圖/試著把自己「抽離」,創造客觀的心理距離。
圖/試著把自己「抽離」,創造客觀的心理距離。

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當我們在看待、處理、甚至跟別人述說自己的事情時,因為使用的是第一人稱「我」的視角,因此很容易讓注意力聚焦在細節、情緒以及自己受到的傷害上。

根據「解釋水平理論」(Construal Level Theory),人對心理距離遠的事物會傾向於用較高的解釋水平,我們會更關注事件的整體與核心;而對近心理距離的事物,例如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則傾向使用低解釋水平,因此我們會更關注細節。若我們一直使用低解釋水平的第一人稱視角來跟自己對話,就容易卡在自己的框架裡,更嚴重的是,如果持續在負面狀態下用第一人稱視角看事情,則更有可能陷入惡性循環裡。

試著把自己「抽離」,拉開與自己的距離,改用名字稱呼自己、以第二或第三人稱取代第一人稱,創造客觀的心理距離:「菜菜子,不要緊張,不管主管等會兒將如何評論,妳現在唯一該做的,就是冷靜下來好好向大家提案,一字一句清晰地、正確地說,掌握自己的節奏。」

隨著心理距離變化,能夠提升解釋水平,就更能專注在整個事件的核心,而不會糾結再主管皺了一下眉頭的小細節。

推薦延伸閱讀:戰勝成功焦慮

自我對話練習練習二:營造環境中的秩序感

圖/秩序幫助我們在不確定中,獲得某種程度的可預測性,帶給我們的大腦穩定與對未來的能見度。
圖/秩序幫助我們在不確定中,獲得某種程度的可預測性,帶給我們的大腦穩定與對未來的能見度。

運動心理學家表示,運動員在賽前做些具有「儀式感」的事,可以有更好的表現,也可以漸少焦慮。西班牙網球名將納達爾(Rafael Nadal)出版的自傳中提到,他有多種賽前「儀式」,他會在每次比賽前,重複某些相同的動作,這些動作是他讓自己就緒的方式,在他週遭的環境創造出他腦中所想像的秩序。

透過這些動作,納達爾不只可以緩解「內心小劇場」,還能掌控自己的思考與情緒,更專注於接下來的比賽。他在實體環境中創造秩序,藉此創造出他需要的內在秩序。這種藉由在環境中製造秩序來緩解「內心小劇場」的做法不只發生在運動員身上,在日常活也相很常見,例如在工作前整理辦公桌的擺設、讀書前按照調理擺設等。

你也許會覺得奇怪,只是整理個環境或做幾個小動作,為什麼有這麼大的魔力?其實是因為「主觀控制感」的心態,安排環境裡的小細節來打造自己設定的秩序,會讓自己產生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以希望的方式來處理事情。

秩序感與儀式感可以幫助我們在不確定中,獲得某種程度的可預測性,帶給我們的大腦穩定與對未來的能見度,也就是說,秩序可以讓我們在面對不確定時提供緩衝,讓我們更容易面對問題與衝擊。這樣的安定會影響我們的自我對話,使內心的聲音不再紛紛擾擾。

所以不妨為自己建立秩序,當你跟伴侶吵架、或開始在內心裡上演伴侶外遇場景時,你可以到陽台深呼吸十次,到浴室用肥皂清潔一次雙手,把頭髮重新梳理整齊並紮個馬尾。先安定自己內心的情緒與聲音,再開始正式的「自我對話」。

推薦延伸閱讀:幫助你穩定情緒的一堂課

自我對話練習練習三:將自己假想為「偶像」

圖/如果在內心裡把自己想像成自己尊敬、崇拜的人,可以幫助自己表現得更好。
圖/如果在內心裡把自己想像成自己尊敬、崇拜的人,可以幫助自己表現得更好。

這個「偶像」只得不一定要是知名影星或留名青史的人物,也可以是任何你崇拜的對象,將自己想像成是某一個很厲害或能力非常傑出的人,可以幫助自己表現得更好。

研究指出,如果在內心裡把自己想像成自己的偶像(例如你一直很尊敬的師長、你心目中的超人、馬克.祖克柏、周杰倫、甚至是諸葛亮),那麼你的專注度是將會提升,而且在面對困難與挑戰時可以也較願意長期堅持,表現也更亮眼。

不知道要以誰為對向來做模擬嗎?歡迎看看全豆樂 Youtube 頻道 – 健康專業人士踹共啦 系列影片。【註1】

上台前總是害怕自己表現不佳,不斷告訴自己你辦不到,那不如想像自己是公司裡簡報做最好的同事吧!如果你是這名同事,你會冷靜、自信地上台,你的提案會讓所有的同事、主管點頭稱是,你會獲得許多很棒的回饋。

與自己建立起友誼的橋樑

圖/從現在起,只要遇到內心過多的小劇場試試看這些好方法吧!
圖/從現在起,只要遇到內心過多的小劇場試試看這些好方法吧!

當你和內在的聲音建立起一座友誼的橋樑,才能讓「自我對話」變成一個有力工具,成就正面效應,幫助你找出內心真正的解答。

克服「內心小劇場」的關鍵並不是逼迫自己停止和自已說話,而是想辦法將他轉為正向的對話,將對話引導至正向的思考。

從現在起,只要遇到內心過多的小劇場試試看這些好方法吧!相信這能幫助你轉換情緒,控制自己的思緒,和平而有效地與自我對話。

推薦延伸閱讀:正向思考只是自我安慰嗎?

延伸閱讀資料:


延伸閱讀影片:


✅免責聲明:撰寫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健康訊息為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