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講師到底是怎麼「煉」出來的?是不是只要有知識、敢上台講,就能成為一個好講師?其實不然。真正的專業講師,不是單純地把內容講出來,而是要讓學員聽得懂、記得住、願意採取行動。
在這堂講師訓練中,我們會一步步拆解,讓你知道如何打造自己的講師風格,並且讓你的課程真正產生影響力。
第一步:模仿,讓自己進入「講師狀態」
講師的第一步,不是創新,而是 模仿。
還記得你小時候學講話嗎?是不是聽大人說什麼,就跟著學?講課其實也一樣。我們先觀察優秀的講師,看看他們怎麼運用語調、手勢、故事、停頓……然後開始模仿。可能是你聽到一位講師,講課時總是能讓學員眼睛發亮、全神貫注,你可以去拆解:
- 他怎麼開場?
- 他怎麼強調重點?
- 他的語氣和停頓是怎麼運用的?
- 他是怎麼讓大家產生「共鳴感」的?
記住,好的講師不是天生的,而是透過 模仿 → 拆解 → 內化 → 創新 這四個步驟,一步步磨練出來的。
第二步:拆解,找出「影響力」的關鍵細節
模仿之後,接下來要 拆解。很多人聽課時,只會注意大方向,但真正影響學員的,是那些 細節。我們小時候在電視上都看過超強的模仿秀,你有沒有發現那些藝人為什麼能模仿得這麼像? 因為他們拆解了每個動作,每個語氣,甚至連小小的臉部表情都不放過。
所以,你在學習時,也要學會「放大細節」,比如:
- 這個講師的 開場白 為什麼讓人印象深刻?
- 他的 手勢和肢體語言 怎麼讓人覺得有說服力?
- 他怎麼運用 語速和停頓,讓大家聽得更有感?
當你能把這些細節拆解出來,才算是真正「學到」了。
第三步:內化,讓你的風格自然流露
模仿久了,拆解透了,你會發現自己開始有「感覺」了。 透過課前的充分準備與演練,會進入 內化 的過程。
就是因為充分的準備與演練,才有辦法在講課時,自然的運用之前學到的技巧,甚至還能靈活變化,讓自己的講課風格變得獨特。像我去年幫有偶設計與有美家設計公司上顧問式銷售的企業內訓課程時,提供了大量的課程互動與演練,自然的應對學員的提問,所有的方法及步驟已經在我心中了,會有那種游刃有餘的感覺,,其實是因為整個過程已經「內化」了!
但如果你覺得:「我講起來還是有點不順,怎麼辦?」 那就代表你還沒有真正內化,可能要再多做幾次模仿與拆解,直到變成你的「肌肉記憶」。
第四步:創新,發展屬於自己的講師風格
當你的基礎打穩後,你才會開始有自己的「風格」。
講師不只是傳遞知識,而是用「自己的方式」讓知識變得生動、讓學員買單。你可以試著用故事、比喻、案例來讓內容更具體。
比如你如果是按摩專業:
一般說法: 「如果你的客戶有肩頸疼痛問題,你可以先幫他檢測哪裡緊繃,再進行適當的伸展。」
有故事感的說法: 「上週有個工程師來找我,說每天坐在電腦前,工作一個小時之後,就有肩頸快廢掉了的感覺!我幫他做了肩頸的一些評估測試後發現,他的問題根本不是肩頸,而是長時間翹腳導致的骨盆歪斜,而骨盆的歪斜又影響了脊椎的歪斜!調整骨盆後,他的肩頸問題馬上改善了一大半!」
你覺得哪種說法比較容易吸引人? 這就是「講師風格」的關鍵!
第五步:學會運用「學員見證」來強化自己的信念
有時候,我們自己講完一堂課,難免會懷疑:「剛剛講得好嗎?有沒有人真的學到東西?」
這時候,「學員見證」就變得超級重要!
每次講完課,你一定要設法收到一些學員的回饋,這些回饋不是只有讓你開心,而是讓你在未來遇到低潮時,能夠重新找回自信。
舉例當你治療過的那些客戶,他們有沒有傳訊息感謝你呢?會不會也有遇過,他們有時候會傳 LINE的訊息給你,說『老師,我照你的方法做,真的改善了好多!』
這時候,我就提醒你們,要記得把這些截圖存下來!因為以後當你遇到挫折,或者講課前有點緊張時,只要翻出這些見證,就能讓你重新找回狀態!
這不是迷信,而是 大腦的記憶回路。
如果你反覆強化這些「被感謝」的經驗,你的潛意識就會告訴你:「你做的事情是有價值的!」
第六步:建立「心錨」,讓你的講師狀態隨時開啟
你有沒有遇過這種情況?
- 明明課程準備得很好,但上台前還是會緊張。
- 有時候感覺沒進入狀態,講起來不夠流暢。
- 講到一半,突然覺得自己的聲音沒自信。
這些問題,其實都可以透過「心錨」來解決。
心錨(Anchor)是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透過 特定的動作、聲音、畫面,來喚醒你設定的「特定狀態」。
學會這個方法,當你要盡快進入講師狀態時,就可以透過這個簡單的方式,快速的切換好自己的狀態,從容而優雅的開始講課。
練習方法:
- 回想一個學員感謝你的場景。
- 深呼吸,閉上眼睛,把那個畫面放大、顏色加深,讓它變得更鮮明。
- 設定一個動作,比如 右手放胸口,讓這個動作和感謝的畫面連結在一起。
- 重複這個練習,每次想起感動的時刻,就做這個動作。
這樣,你以後只要在上台前 做這個動作,大腦就會自動切換到最佳狀態!
這就是 講師訓練的前半部分,我們學到了 模仿、拆解、內化、創新 的過程,並且學會運用 學員見證和心錨 來建立自信。
在 《講師訓練指南(下集)》 中,我們會進一步探討 環狀視覺、抑揚頓挫、講故事的藝術,讓你的課程更有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