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嫌你貴?健康產業從價格戰中脫身的關鍵解方

客戶嫌你貴?健康產業從價格戰中脫身的關鍵解方

那天,一位健身教練朋友來找我,滿臉疲憊地說:「我真的快撐不下去了。客戶總是說別家比較便宜,明明我花了幾年鑽研訓練科學,還是拗不過那幾百塊的價差。」

這樣的故事,你是不是也很熟悉?

不論你是健身教練、營養師、診所經營者,或是保健品顧問——在這個看似資訊透明、其實價格混亂的市場裡,我們都曾經在心裡懷疑過:我的專業,真的值得更高的價格嗎?

但事實是,真正有價值的服務,不該淪為價格競爭的犧牲品。


圖 / 為什麼健康產業不該陷入價格戰?
圖 / 為什麼健康產業不該陷入價格戰?

為什麼健康產業不該陷入價格戰?

在這個以「信任」為核心的產業,單純打價格戰,不但得不到你想要的客戶,反而會讓你失去該有的價值定位。

曾有一家營養諮詢公司,為了拓展客群,將服務價格砍半,結果吸引到大量對健康缺乏長期觀念、只想「撿便宜」的客人。幾個月後,業績不升反降,客戶流動率超高,品牌信任幾乎歸零。

這正是低價策略最危險的地方:當你把自己放進「誰比較便宜」的賽道,你就失去了讓人記住的機會。

健康產業賣的不是商品,是改變,是承諾,更是一種生活的選擇。


那,要如何讓客戶願意為你的專業付高價?

我們輔導過許多健康產業品牌,成功從低價泥淖中脫身,核心策略只有一個:提升感知價值,而非單純提高價格。

以下這幾個策略,就是他們翻轉局面的關鍵轉折:


一、用「專業差異」取代價格差異

曾有一位體態管理教練,過去的招生文案總寫著:「高CP值、收費合理的訓練課程」。但轉變之後,他開始聚焦在自己專精的領域——透過基因分析與荷爾蒙檢測,為30+女性設計專屬訓練配方。

很快地,來諮詢的客戶不再只問:「你們課程多少錢?」,而是改問:「你們的方法可以幫助我改善易胖體質嗎?」

這就是專業定位的力量:當你的服務能清楚傳遞差異化價值,客戶自然會願意深入了解,而不是只用價格做比較。


圖 / 用「專業差異」取代價格差異
圖 / 用「專業差異」取代價格差異

二、讓客戶理解「投資健康,是長期的報酬」

面對價格猶豫,不是去說服對方花錢,而是讓他們看見未來少花的錢

「這堂課$20,000」可能讓人皺眉,但如果你能說明:「這套減重方案已經幫助百位學員在半年內減下平均8公斤,改善血糖與血脂,省下後續的醫療費用與風險」——那就不是一筆開銷,而是一項保障健康的資產配置。


三、打造「物超所值」的價值疊加策略

你提供的可能不是一堂課,而是一段全方位的健康旅程

一位營養顧問這樣做:她的減重課程不僅有專業飲食建議,還包含血液檢測報告解讀、每週線上諮詢、社群互助小組與食譜分享。價格雖比市場高,但報名率反而更高。

當客戶感受到的不只是服務,而是一整套改變生活的系統,價格就不再是障礙。


圖 / 當客戶感受到的不只是服務,而是一整套改變生活的系統,價格就不再是障礙。
圖 / 當客戶感受到的不只是服務,而是一整套改變生活的系統,價格就不再是障礙。

四、用「社會認同」增強客戶信任感

還記得你第一次在網路上購物時,是不是也是靠「評論區」下決定的?

一位診所負責人開始在社群中分享客戶回饋、拍攝見證影片,結果不僅提升了新客戶詢問率,還吸引了媒體報導。因為人們願意相信別人也信任的東西。

與其苦苦說服,不如讓成功案例自己說話。


業值得更高報酬,重點不是價格,而是架構與思維

健康產業的核心從來不是產品或服務的「價格」,而是你背後的「思維架構」與「價值設計能力」。

當你學會如何清楚傳遞價值、設計讓人信任的商業流程、建立品牌的獨特感,客戶自然會願意為你的專業買單——而且不是一次,而是長期合作、主動轉介紹。

如果你想擺脫價格焦慮、不再被市場情緒帶著走,該學習的不是「怎麼撐低價格」,而是怎麼用策略性思維,讓專業變得有價值,甚至被渴望

【大腦營行|商業思維課程】正是為此而設計。
它不只適合創業家或自由工作者,更為健康產業量身打造出能夠長期發展的「顧問式銷售架構」與「品牌思維模式」。

你可以持續疲於奔命,也可以選擇建立系統與價值,讓專業真正成為你生活的支柱。

👉 立即了解課程內容,開始讓你的專業不再被低價定義:大腦營行|商業思維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