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出自我效能高的孩子|微行動健康顧問鄧琇文・柚子老師真心推薦

父母的每句話都威力無窮!你是否也是這樣稱讚孩子「你怎麼這麼聰明?」、「你頭腦很好。」、「你只要努力,什麼都能做到。」先慢著!孩子聽了這些話,可能反倒覺得自己辦不到!

Hello大家好,我是微行動健康顧問鄧琇文・柚子老師,「微行動」就是每一天花五分鐘,來管理自己的健康。透過累積許多簡單的小行動,養成良好的習慣,並帶來實質的改變。

讓我帶著你用最小的投資獲得最大的健康效益吧!

圖 / 養出自我效能高的孩子
圖 / 養出自我效能高的孩子

今天介紹的好書《養出自我效能高的孩子:不害怕結果,選擇挑戰,積極小孩實作篇》作者松村亞里,是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碩士、正向心理學執行師、紐約平衡生活研究所負責人。

作者松村亞里是在單親家庭中長大,國中畢業後不分日夜努力工作存錢到美國,就讀紐約市立大學,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之後又前往哥倫比亞大學攻讀臨床心理學碩士、秋田大學攻讀公衛博士,並取得醫學博士、臨床心理師、正向心理學執行師等資格。

為了讓更多人能自己開創幸福,作者舉辦了許多有理論根據並可落實技巧的講座。讓全世界父母都適用的「線上教養講座」尤獲好評,內容也集結成書。

而本書《養出自我效能高的孩子》的架構用三大章節貫穿。

第一章 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有「自我效能」,教導孩子「挑戰本身就是最有意義的事」,幫助孩子勇於挑戰不害怕結果的能力就是自我效能,讓孩子成為不論發生什麼事都能積極向前的人,甚至培養孩子擁有信念、自信與希望自我效能高的孩子就能幸福。

第二章 培養「自我效能」的一句話,這章節會從各種情境用一句話來鼓勵孩子,不論是順利時或是孩子考試成績不好時,教他「多練習就會變好」,從讚賞孩子的努力過程多於結果來提升自我效能。甚至教你如何讓孩子不等大人提醒事情就主動做好的秘密。

第三章 父母教孩子的四件事,如何建立養育幸福孩子的基礎?因為父母是孩子的「安全基地」,當孩子會在外界與安全的基地之間來回往返就會成長,只要用心讓孩子了解父母對他無條件的愛,裝滿孩子愛的水槽,並讓孩子自己決定,父母學習放手不再控制,孩子就能學會自律。

圖 /自我效能就是勇於挑戰不害怕結果的能力
圖 /自我效能就是勇於挑戰不害怕結果的能力

自我效能就是勇於挑戰不害怕結果的能力

想提升孩子的能力與勇於挑戰的家長,一定要了解「自我效能」。

作者提到有次在公園裡看見一個男孩在練習騎腳踏車,這過程中男孩踩了幾下踏板,就跌倒了。雖然膝蓋的疼痛讓他放聲大哭,但不管跌倒幾次,男孩還是站了起來,再度跨上座墊…

作者因為看到孩子充滿了勇於挑戰的精神而深深感動。因為男孩「一定要學會騎腳踏車」的強烈意志驅使著他前進,讓他忘了跌倒的疼痛,才會不斷反覆練習。因為對這位男孩而言「並不會因為失敗,所以到這裡就先停下來」的想法。

希望孩子成為不論發生什麼事都能積極向前的人

不害怕結果,選擇挑戰,就是「自我效能」。其實每個人在出生時都具備自我效能,如果不斷培養更多自我效能,就能讓孩子更加積極進行各種挑戰,最後變成幸福的重要關鍵。

所謂的自我效能很高,包括:

1. 擁有「信念」,相信自己能夠影響身邊的人事物。

2. 具有「自信」,相信自己能解決問題,達成目標。

3. 懷抱「希望」,相信只要努力,將來或許能做到現在無法做到的事。

因為當擁有「信念」,相信自己的行動就會有意義。具有「自信」,才能相信自己能夠達成目標。懷抱「希望」,知道即使是困難的問題,只要持續努力就能接近目標。這樣的人,才會具有前往未知世界的勇氣。

能樂在工作的人、無法樂在工作的人

工作就是連續不斷的挑戰,所以害怕失敗就無法樂在其中。甚至工作起來更不快樂,就失去自信。大人是這樣,孩子也一定會有覺得「一定不會順利」「我做不到,不想去做」,就會放棄挑戰的想法。

「不知道做不做得到,總之先試試看。」如果能這樣思考的人,工作態度也會很積極,能夠邊享受邊持續工作。

圖 / 自我效能就是最強的動力
圖 / 自我效能就是最強的動力

自我效能就是最強的動力

作者提到什麼時候人才會採取行動?會有怎樣的理由?其實就是動力。

舉例來說,長年吸菸的女性在懷孕後想要戒菸,那什麼樣的動力才能讓她成功戒除菸癮呢?

1. 「為了肚子裡的孩子,不想做有害健康的事」的生理危機感。

2. 得到「戒菸就能拿到一百萬獎金」的報酬或是懲罰時。

3. 認為「我的行動一定能帶來一些好的變化」。

答案是3,因為認為「我的行動一定能帶來一些好的變化」。就是開啟自我效能,是能夠讓人相信「只要去做就能接近目標」,比任何事物都更能強烈促使人們採取行動。

因為比起「去做就做得到」,更要該鼓勵孩子「試著做做看」

最重要要培養,讓孩子即使沒有自信也能產生「試試看」的念頭。

如:

1. 看起來很有趣,能引發好奇心時。

2. 孩子認為努力做這件事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時。

3. 事情本身有其意義時。

孩子在進行騎腳踏車、畫畫、摺紙、跳箱等自我挑戰時,會無意識地產生1、2、3項中任一項的感受,並提升自我效能。這時,父母可以從旁鼓勵,也能夠再度提高孩子自我效能的好時機。 

只要一句話,立刻就能提升自我效能

「只要誇他就好了吧。」父母基於這種想法而對孩子說的話,反而會阻礙孩子的自我效能。你可以試著回想一下,平常你是否會對孩子說「你好聰明」「你好厲害」呢?如果有,作者說從今天開始,請不要說這些話。

這樣並無深意的一句話,讓孩子感覺到的不是「爸媽在幫我加油」,而是「爸媽在給我打分數」。與孩子相處時,我們必須知道話語的影響力,說話時也要更加留意。

因為誇獎孩子「很聰明」只會造成反效果。「很聰明」「天才」「頭腦好」這些話語讚美的是對方的才能與能力。當孩子被誇能力很好,會覺得自己得到了好評價,也可能因此覺得「我一定要當個聰明人」「不聰明的我沒有價值」因此有壓力而不安。

所以試著改變說話的方式吧!例如:

「你好棒,都沒有放棄,一直堅持到最後。」或「媽媽有看到你很努力哦!」這種讚美方式叫做 ” 聚焦於過程 “,當孩子接收了這一切,並且無關能力,就會充滿下次也要努力的自信。

因為這個社會非常容易忽略努力的價值,首先,我們必須從家庭教育中改變這點。

圖 / 建立孩子幸福的基礎

孩子無法集中精神

幫孩子找到1%的專注時間吧!其實就算是整天毛毛躁躁、無法專心的孩子,仔細觀察也會發現他在短暫時間內是能夠專心的。這段時間可能是寫作業的十分鐘,也或著是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

因為人的心是由「感情」、「思考」與「行動」而組成,所以人有想法時「思考」就會影響「行動」,因此父母如果找出孩子專注的1%時間,告訴他「你剛剛好專心」,即便只有1%的專注,只要建立了正面形象,就可以成長到5%10%,最後學會隨時隨地的專注。

建立孩子幸福的基礎

父母是孩子的「安全基地」,相信很多父母都有孩子跌倒了,哭著喊媽媽抱,哭了一會兒又跑回去玩的類似經驗。孩子常會回到父母的懷抱尋求安全感,接著又往外跑,這就是孩子的成長過程。

因為隨著成長階段,孩子會拓展自己的行動範圍。從學會走路開始、聽到的聲音、看到的景象、拿到東西,對孩子來說都是有生以來第一次的經驗,當他們遭遇挫折或不安時,會需要一個隨時可以回去的安全基地。而在安全基地補充安心與安全感,裝滿勇氣的儲存槽後,接著跑向外面的世界,開始新的挑戰。

每個人心中都有「愛的水槽」,安全基地就是能裝滿愛的水槽的加油站,水槽滿了,我們就能飛向外界努力打拼,也會有餘力溫柔對待別人。

最後作者在後記說,心理學和育兒其實沒有正確答案。因為隨著孩子的年齡與親子關係會不同,但如果孩子常聽見父母說的好話,就能用幸福的心情積極向前,也願意表達自己的感受,更會提高學習的意願,在各個層面上都有正面的效果。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柚子老師我在育兒上,也是走了一段路。當我學習到天賦優勢、終於知道如何傾聽孩子,才開啟了與孩子連結更深的過程,以致於到現在孩子都青春期了,還會在我大腿上抓住我的臉對我說:媽媽你今天都沒好好看看我。我知道,當我願意好好理解兒女,兒女也會更願意跟我建立深厚的關係。

讓我們一起運用這篇文章的知識,成為培養高自我效能孩子的引導者吧。希望每位家長都能在育兒路上,從中學會如何讓孩子勇於挑戰、面對困難,並最終成為能夠積極向前的人。每一個小小的改變,都能帶來巨大的成效。讓我們共同努力,給予孩子們正向的支持與鼓勵,讓他們在愛與安全中成長,成為自信、勇敢、有希望的未來主人翁。

記住,每一天的微行動,都能帶來巨大的改變。讓我們一起,為了孩子們的未來,持續努力吧!

延伸閱讀

養出自我效能高的孩子博客來購買處

天賦優勢心理學

延伸影片

返回頂端